close

008#怒 /吉田修一    2016.12.?-12.31 

「怒 吉田修一」的圖片搜尋結果

荒廢了許久,沒有好好看完一本書,或者說課外讀物。果然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認真地讀完,對我還是如此有難度。我在跨年夜搭往花蓮市區迎接來找我的友人的公車上,終於把厚厚的2016年最後一本書看完了。這是一本我已經掌握了故事全貌的書,看得並不吃力,也許更多的成分是在吸取如何寫作這一回事。

認識這位作家當然是從電影開始的。《惡人》、《橫道世之介》、《再見溪谷》,再到這一部《怒》,我才第一次翻起吉田修一的著作。
起初當然是出於對這幾部電影的劇情都十分喜愛,尚且風格又極為迥異,我很好奇在原著筆下的角色又會長甚麼樣子?尤其角色眾多的《怒》,電影能夠自在自如的交叉剪接,電影看得比小說多太多的我,甚至無法想想透過單純的文字,要如何鋪陳堆疊這麼複雜的人物關係,這當然就開啟了我一窺此書的好奇心。

不知道中譯後是否會頓失多少顏色,吉田修一的文字樸實簡單,若沒有腦中足夠的影像訊息來構成故事,我想可能會是無聊的。又或許是影像的記憶太深刻強烈,書與電影幾乎也沒有太大出入,同時我其實借了幾本其未改編成電影的著作,能夠勾住我閱讀下去的動力都很薄弱,如果要我形容吉田修一究竟是怎樣的創作者,我想稱他為小說家,不如說它是個說故事的人。

 

講了許多,也就是我在平實的文字下還是得從故事來討論這一本書。先看過電影再回頭閱讀小說,確實被剝奪了想像角色形貌的樂趣,但就〈怒〉集結了一票日本當今可鞏固票房又具備實力的演員,沒有一個角色是被浪費掉的。我初看完這個故事(電影)時,陷入了一陣前所未有的厭世情緒,過了一夜都躲不掉他帶給我的悲傷,用一件驚世的殺人案件鋪陳出人與人的親密與疏離,信任的建立到徹底瓦解,三條線的敘事中帶我們看見不同結局,關係可以修補,關係會是永遠的遺憾,關係還可能被徹底毀滅,但當下我無力面對好其實作者設計三條線三種結果的最大目的:「一切並非沒有希望」,我則在當下忘了虛構故事與現實世界的界線,被還未發現是真兇的田中發瘋的行徑給奪去了目光,故事完全沒有給予觀眾太直接的訊息以及時間理解他的憤怒,在我的理解裡他的怒令人同情又令人憤怒,然而最令我崩潰的則是,我們誰都可能在某些無可避免的情境下,成為這樣憤怒的人。可難道他的殺人行徑就不令人憤怒嗎?

其實電影與書幾乎快要是一字不差的對照,因此要在看完一遍這個故事(書),我還在起初深深擔憂自己受到二度打擊。還好,我想在看電影與書之間的那一個月半,我已經消化了這個情節帶給我的衝擊。而我還頗期待它將如何書寫田中發瘋的景致時確立馬失望了,書中被未有這一段,電影還是疊加了更多帶給觀眾極大衝擊的影像。然而最令我心碎一地的大概還是直人與優馬這一段遺憾代表,因為對摯愛的不信任導致永遠都無法補回的道別太令我失控的心痛了,我尚無法理智分析妻夫木聰在片中詮釋得如何的恰如其分,他當街淚流滿面悲傷哭泣的戲深深烙在我腦海裡,再透過文字再見到一回,我連結出那個揮之不去的畫面就再痛它一回。文字的能量需要由讀者自行醞釀,然而影像的強度若夠便能直搗人心讓人無法遁逃(也因此我其實始終更嚮往擁有影像敘事的能力),這個畫面完全可以詮釋這份感受。這一條線也是書與電影有較大出入的部分,電影捨去了書中優馬有哥哥和嫂嫂的設定,使得片中的他更佳的形影單隻,書則透過更多的內心層面的檨書寫,多了更多優馬內心的臆測,如直人與其母親晚年的陪伴過程中,也許便得知了直人的生命隨時可能消逝,這讓優馬釋懷了,更讓我也釋懷許多。

 

由於我真的太偷懶了,書看完太久才回來紀錄,能夠回憶起來深刻的部分大概就是如此。
這樣說是有點壞,但看過電影後其實真的不一定需要再看書。
 

arrow
arrow

    Shand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