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1#社企力 /社企流    2017.02.25-03.08 

「社企力」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學期上的藝文社會企業的第一本指定讀物。首先是對社會企業有了更完整的認識,可以連接到我上學期看的第一本書《社區設計》,發現原來那就是社會企業,並且是一種我很嚮往的模式,這也說明了我的修課動機,但不管是看了書還是上了課,這種熱誠倒是沒被持續燃燒,反而在我心裡留下了一些疑問。

簡單來說這本書除了向大家介紹社會企業的基本概念,也提供讀者世界各地及台灣本地的案例,以最後的段落則邀請讀者一同加入這個行列,針對對此有志向的讀者提供建議與開始的方針。然而.也許是我日復一日的沒那麼單純的相信,世界有那麼的好改變,我對於書中極端正面的態度實在越來越質疑(相較於社區設計,也許因作者不是側寫別人的案例,而在自身的經歷中告訴我們難以突破的困境),而我也試圖整理出就我看完此書會對社會企業的了解,來說明我心中的那份無法如此樂觀。

相較於直接定義何為社會企業,上海AHA社會創新研究中心創辦人顧海(274)回應「社會企業究竟有甚麼不同?」這個問題,有助於我們釐清社會企業的概念。他指出:「社會企業更有意義,社會企業有更多人願意幫助,社會企業更要創新」。我們再進一步解釋為何更有意義,對應的答案是為了解決當代社會的問題,而關於它得到更多人幫助與更要創新則彰顯了其介於傳統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光譜中間位置的特性,這個介於兩者之間的位置確實是最多人定義社會企業時一定得談的。

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247)寫道:「以具體用商業手法去實踐社會創新的組織,便稱為社會企業」。社會企業的概念先驅,窮人銀行創辦人尤努斯認為「社會企業結合了傳統企業的動態競爭與社會良知慈善」,社會企業的運作是借用傳統企業的方法達到非營利組織的目的,它是這光譜兩端的平衡點,也可以說是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然而此處可能產生的某種誤解是,社會企業難道沒有營利的目的?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強調的是社會企業不以營利為最大目的。當我們以提倡公平貿易的組織作為社會企業的良好典範,它實質上正是在替弱勢的當地小農營利,以一個更公平的方式而儘管台灣尚未有關於社會企業在法律上的認證機制,但相較於以明確財產規則劃分為社企立法,這個得到保障的同時,是否也可能限制了社企的可能性與發展?

這似乎也說明了社會企業天生注定的矛盾性,在這個社會之中,介於中間的反而經常是更不起眼且被忽略的。這可以從我們視社會企業為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來看,在他得到一個定義,在尤努斯(窮人銀行成立於1976年)之前社會企業不存在嗎?社會企業的精神始終都在,我認為他的新是基於一種擺盪於傳統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須突破的矛盾。根據《社會創新評論》一書形容社會創新是「提出一種新穎的方法來解決某項社會問題,與舊方法相比更有效率,具公正性與永續性,而且產生的價值由社會大眾共享,而非由少數個人獨佔」(247)。社企總是在用創新回應問題,這也是為何他難以得到公式,有時甚至還難以生存。且讓我們來參考一個《社企力》舉得案例之一:參與者媒體,它以拍攝商業電影成為改變世界的新動力,一部電影得成功影響觀眾的同時,營利再繼續投資下一部作品影響更多的人,然而這本身就是好萊塢賴以生存甚至所向披靡的商業運作機制。而電影或任何一形式的媒體,長年以來一直都有著帶領觀眾關注社會議題的功能。我們該說參與者媒體採用的是新的概念嗎?它充其量就是找到了方式為我們展示媒體正面的功能,但從社會創新的定義來看它某種程度是仍是創新的。(參與者媒體的案例其實比較像B型企業)

社企的另一個矛盾問題則是關於自給自足永續的方式經營,《社企力》提及了許多社會企業家的終極目標是消失而非組織擴張(198),他們認為這才代表問題已經被解決了便能功成身退。當然,我們可以這麼解答:社會企業不會消失,因為社會的問題是解決不完的。又或者針對那些企圖改變世界的社會企業家,他們透過行動實踐創造的良好典範,是期待社會企業在這個中間位置異軍突起,打破社會長年以來的常規與慣例,甚至在未來成為主流,或者消滅充滿銅臭味、又是潛在的社會問題製造者的傳統企業。說了這麼多,那個敵人不正是資本主義。若討論社企本身就是反資本主義的,也許將很難有結論,我想這也是何以這本書,提供蒐集全球的正面案例,並積極地告訴我們社企已經存在很久(從他整理的年表),它號召著年輕人,因為有大多數成功的案例中是來自新一代的「課堂作業」。它的粉飾太平,反倒造成一個更大的矛盾,再陷入青貧世代的此時此刻。

一如社企流打出的Slogan「做好事,也能變成好生意」,我認為社會企業的核心概念只不過就是單純的「做好事」,然而自古以來,人們起初不都在祈求要做好事嗎?是我過於樂觀,還是又太悲觀了。

arrow
arrow

    Shand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