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一個故事裡,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如夢之夢

絕對是,一場好夢,或者我又完成了一個美夢。史詩般的劇,就一定得有史詩般的心得。

 

序幕之前:和一齣戲有緣分就是這麼一回事

  一切應當就是該從這齣戲,我為何(誰)而來開始。我一向不切實際地,我一向是為了那些說出口會有些害羞的原因。這該是從2004年,亦或是2010年才對呢?還是2004吧!老樣子的偶像崇拜,我為一喜歡(正確地說是迷戀)的一個對岸演員,胡歌。

  幾乎所有學生都是這樣的吧,想看戲,又是比較高規格、像這樣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戲,總是只能買遠遠的學生優惠。關於《如夢之夢》,第一時間得知胡歌的參演,我的內心是驚呼,下一秒鐘就是「我肯定要去看的啊!」,儘管我想過價錢肯定不便宜,而我根本稱不上甚麼看戲迷,但可不可以不是這麼的剛巧呢?這就得還是講一下關於2010年又是這麼回事。

  大一的時候上戲劇概論,被大家認為沒有好好上課的馮翊綱,每回上課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劇本一定要看、那個劇本一定要看,賴聲川是他的老師,每部作品馮翊綱都推薦,《如夢之夢》尤其推薦。而我,大一時的壞習慣就是:非常愛借書,非常愛沒有看完(或根本沒看)就到期還書。究竟有哪個劇本是備我真的看完的呢?沒想到,認真一想,除了因為上課一定要看完的《推銷員之死》之外,我前後自認為看過《等待雨果》、《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都是假的,而真正就只剩下:《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還比起所有劇本都長都厚啊!老實說在我的記憶裡,這故事就竟說了甚麼,看戲之前我還真忘了。當然,記得的便是它特殊的舞台設計,要看這齣戲沒坐到最精華的蓮花坐,就無法真正享受到這齣戲啊!也因為如此,它的劇本極其複雜,所以我的印象是:我沒有看懂吧!但在這場夢做完上場,要進入下場之時,我開始起了點印象,在紙上面沒有讀懂的,跳在了自己面前之後,我知道我是被故事吸引而把它讀完的呀。

  我非常感動,這一場耗時八小時(雖然實際上應該是七小時)的戲,我坐到了蓮花池的坐位,還得感激我錯過了首賣,但有人剛好願意釋出,又是非常划算的優惠價格。不管是不是我只看了表面,但我覺的表演工作坊是滿好的呀!讓我凡夫俗子願意忍一點點小痛(看完之後甚至覺得一點都不痛)花錢,買一個好心情、買一個好夢,雖然我又要有點分不清楚,我愛到究竟是甚麼了?

蓮花座

(驚喜連連蓮花坐) 

序:「我伸手就可以拔掉他腿毛」

  所謂像夢一般,是因為他就這麼走在你的面前,我將之形容為「我伸手就可以拔掉他腿毛」的距離!他們開始說故事,我無法置信地正巧享有了,幾乎是全場觀眾與他最近的距離,「幹!我沒有想過有一天,逍遙哥哥會這樣在我面前『演戲』!」。看戲之前,也還曾擔憂這麼長時間的拔河,會不會睡著?但曾那一剎那我已經被振奮,呼吸的頻率大概都不太穩定了!而這個開場,這些說故事者慢慢引導觀眾進入戲劇,老實說我還真想不起他們一開始究竟說了啥?

  我的坐位是二排六號,「天啊!!第二排耶」,再度感謝賣票給我的人。記得曾問過一個搞舞台劇的朋友「坐第一排好嗎?」,沒有特別說好或不好,他僅說:「第一排可以看到最有張力的演員表演。」雖然說《如夢之夢》的舞台設計並不能與其他普遍的看戲經驗相比,而蓮花池坐位設計,最好的位置照到裡是這個池子的中央,前面幾排只能說「真得太近了!近到頭會有點痠阿。」但正如朋友所說,我享受到了他們極具張力的演出,演員的淚流、狂吼,甚至親吻,你聽道他們清楚的腳步聲、喘息聲,處處都是震撼!因此,你和他們一塊呼吸,整個人進入戲劇,真正成為戲劇的一部分。

  只能說,若真的一直喜歡某個演員,正因為是他「演戲」所已開始喜歡他,而他就在離你這麼近的距離做一件你最喜歡他做的事情--演戲,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也許我的成長還是這麼可笑,但在這兩天,當然也看了如此之多演員的精湛演出,我想我也更認識戲了。

想伸手拔她的腿毛  

而故事才真正開始:在超現實裡需要想像力

「一個人在生命末期的處境是很獨特的,如果能讓他有機會在生命最後說自己的故事,然後你在身邊安靜的聽,等於是給他一個機會無形中整理他人生的一切,可能會從中冒出他意想不到的智慧。」

  傾聽是這個世上好難的一件事,他們都在說自己的故事。醫生、五號病人、顧香蘭,我想《如夢之夢》可以說是個關於說故事的故事。如果可以,我們都需要一個能聽自己說故事的人,也如這滿滿的觀眾正在聽台上的演員說故事,或者應該說是在聽賴聲川說故事。聽故事的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想像力。

  「自他交換」是這場想像力的開始,也是這戲裡有點可愛,有點令人難以定位的元素。醫生小玫一直沒有停下來嘗試和五號病人自他交換,吸走痛苦給一個人滿滿的幸福,這個設定也至始至終沒有應驗,一如人生的沒有答案,夢一場。而這個自他交換,揭開了關於想像力的冒險,無論這是不是一個真正有效的心理療法,當堂姊告訴小玫:「靠想像力啊!你當他是真的他就會是真的!」

「在一個故事裡有人演了一齣戲,在那個戲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但不管事故事裡的戲,還是戲裡的故事,它都是真的。」

  這句話來自另外一個飾演五號病人的演員。真的或假的,是你相信甚麼就是甚麼嗎?在我的教育裡:「相信,就會是真的」這件事是完全成立的,這個觀念受我的爸爸所影響,每當我和身邊同學說,你相信是這樣就會是這樣時,常看到「你也太樂觀了吧!」、「你還真會自我催眠!」的臉色,我也習慣了。說這是催眠、說服自己,特別不好聽的都好,但別去想就好。但就如看戲這件事舊是需要想像力一樣,戲其實正用台詞把觀眾帶入一個想像世界,複雜的舞台設計,道具並沒有處處都寫實到味,但我們都相信了,我們都進去了。

  因為,在這個戲裡,演員和我們,都是真的。如果說看戲是一場想像過程,我們買票的觀眾就是挖了一個想像世界的坑給自己跳,要懂得享受,不認真跳進去,這怎麼行呢?

 醫生和五號病人  

轉來轉去轉進故事裡:看這令人驚呼這每一項設計

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看透一個人,「一角多人飾、一人飾多角」

  五號病人和顧香蘭應該可以說分別是上半場與下半場的主角。前者由兩個演員拼湊完成,後者則更複雜得是三個,他們都是同一個人,也許又都不是?在《如夢之夢》當中最有趣的第一項設計就是同一個角色會有多人飾演。讓我想到了上個學期表演學演出的推銷員之死,一角多人飾演、一人飾多角,咱才沒有開先例,《如夢之夢》才能真正叫發揮得淋漓盡致。

  讓多人去演一個角色,除了是讓故事的進行可以多線並置,有人在說這故事、有人在演這個故事,讓整齣戲要傳達的意念更加立體,但此時當然就是在次要觀眾發揮想像力了。在戲當中,飾演同一個角色得演員並沒有特別找相似的兩個人,不管是外貌、說話語氣、表演風格,也並沒有力求統一,這直接看李宇春飾演醫生小玫就非常明顯,演另一個她的女生(抱歉不認識Q)不僅有著一頭長髮,完全可用小家碧玉型來形容吧。也正因為他們是那麼得不像,又可以看出賴聲川企圖,要觀眾更有想像力了!

  一個人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讓不同人演出,當然就會給人不同性格的感受,從這個部分我感覺到得是人的多面向。「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看透一個人」,而他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要怎麼讓是這個人端看得是自己的解讀。透過不同的演員,他們塑造出不同種的角色感受給予觀眾去體驗。特別得是,在看戲的經驗裡,自己也會變得相對矛盾,角色的多個面向,讓人體會到,也許不管我們憑時如何去看、去理解一個人,那永永遠遠都是片段的,那是你面前的「他」,而他可能還有他面前的「他」,是你所不知道的。

  不過還是有個小例外啦!除了年老臥病在床的那位顧香蘭,另外兩位香蘭阿,也長得太像了吧!他們誰是誰我真是要到頭來都分不清楚,就算兩個人都站在我伸手可以拔他們腿毛的距離還一樣難分!這個超級像的兩個人,我就真的摸不著頭緒究竟是為什麼了。(認真想分清楚,但七小時過去仍滿頭問號,哈哈)

三個顧香蘭同時出現

(黑白顧香蘭真的有夠像)

「如果你站在正確的角度、正確的視野看湖,你就會看到『自己』。」/關於五號病人

  雖前面說五號病人是上半場主角,這算是用出現長度來畫分的,五號在我心裡是整齣戲貫穿一切的主角,這夢裡的故事是從他開始說的。而這沒有名字的五號真的非常有趣,名不見經傳,正應驗了它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或者就只是一個數字,又生了名不見經傳得怪病,妻子更是莫名其妙的失蹤,因為離奇,所以他開始追尋。貫穿在他身邊的則是處處令人驚奇的舞台變換。從台北到法國再到上海,都在這環型的舞台跟著他的腳步發生。而在第一架飛往法國的飛機,舞台效果的設計尤其令人震撼,彷彿一架飛機真的從我們頭上飛過,全場一暗,在飛機呼嘯而過之後,進入第一次中場休息,讓觀眾在震撼之後進入第一次的「沉澱一下」。

  關於能「看見自己」的那面湖,運用舞台投影與燈光的設計,觀眾彷彿真的也在經歷一切,在那冷颼颼諾曼地夜晚,看著那面靜靜的湖。而他們各自有在湖裡看到了哪個自己呢?他們看到了甚麼東西,於是讓江紅選擇繼續被困住,而讓五號選擇繼續追尋,我想湖是想像也是心裡的自己。在人生之中,有人因膽小、害怕,或者不願面對、安於現狀的等等選擇踱步不前,像是江紅;而另一種人他們步庭尋找著,也許盲目,也許不知道那要找的究竟為何,但他們選擇前進,不停下來,像是五號。

  五號決定繼續追尋,抵達上海,找到那個不知道是誰的女人:顧香蘭。

而江紅真是在原地了嗎?「這一件事讓我想到,我的今天,來自那第七顆煎蛋。我的整個道路,完全來自於那顆蛋煎下去的那一剎那,而不是前一個。如果第五顆蛋就煎成功,我在想,我是不是進入了另一個軌道?那一條道路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江紅煎的七顆但這一段演出設計更是整出一個非常之亮的亮點!從一個人在煎到,我原先只看著我的左側,變成兩個、三個、四個,他們重複著一模一樣的動作,起床、開冰箱、開瓦斯,蛋一聲響亮地打下去,突然我轉到右側,發現右邊也有演員再重複這場夢,直到第七次(不是很確定,最後應該是有七個人在演這一場夢)。這段循環夢不僅是演出的形式有趣,從中表現出的涵意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它暗藏了某種很入人心的人生哲理,「如果我現在是這樣,是不是因為某一個點的選擇,而我不那樣選的話......」,曾經我多麼多麼的用力追尋著這個問題的答案。但他仍是一個問號,且永遠永遠的是一個問號。而又或者,我們過著每天重複差不多動作的日子,過著過著,已不知道自己活到哪裡去了,這打蛋的重複畫面,堪稱是迴盪在我心中、最有感觸的橋段之一!江紅的無奈,找自己的路其實並沒有停吧,他跟著五號試了一段時間,最後的她也許就是「認了」吧!認了人生她走到這裡,已經定了,怎麼去改變呢?

  不過在時空轉去上海之前再來個法國小插曲,一定要提一下我非常喜歡的江紅住處的環形樓梯,樓梯並沒有真正在我們眼前,他們繞著圈子,用台詞讓觀眾想像他們正在不同的高度。而令我深刻另一個糗糗小原因就是胡歌在此處罵了一聲超級台灣味的「幹」,雖然他這回說是要演一個台灣人,但講話語氣還是只能套他們說的「不像台普」,就這聲幹最像吧!我說我們小少女就是很容易被逗樂啊!(還有莊日本人亂說日文的橋段也被逗得超級樂。)

五號和孫紅

「籠中的小鳥出籠了,你能較牠不飛嗎?」/關於顧香蘭

  顧香蘭的故事則充斥在滿滿的下半場,老實說這一整段相對於前一天,我似乎比較沒有這麼進去,或者說它令人覺得這真的太像是場戲。但自年輕顧香蘭出場後,舞台的千變萬化、服裝的極致華力絕對還是能狠狠抓住觀眾的眼睛。一開始一排華麗絕美的旗袍美女們呈一直線,穿過蓮花池走到舞台另一端,每個人都離自己好近,跟著他們走進某個中國的當下。

  顧香蘭的部分有著滿滿關於愛情的歌頌,香蘭這個女人的美以及她的故事基礎,就是愛情。她的整個人生就是被情敢給折騰著,與王德寶、與伯爵亨利,似乎不是極愛就是極恨。她的美從中國震撼道法國去。喻自己是飛了出去的籠中鳥,沒想到只是從中國的籠子,換到了法國的籠子。真正的自由究竟在哪?我想是除了愛情之外,這一段最大得主題。

  而香蘭來到了法國,起初從妓女成了藝術家。我最喜歡也最令人玩味的場景是法國藝術家們的匯集地,裡頭有自四面八方的藝術家,甚至有女女同性戀,高談闊論政治話題,百無禁忌,處處似乎是要象徵著「自由」!每當戲來到這個場合,都百般的歡樂,但卻又諷刺。讓大家笑破肚皮的還有,帶著香蘭來到此地,亨利的青梅竹馬,他是一名政治家,魂卻也被香蘭勾了去。一句「尤其我們做政治家的,最沒有的東西就是道德感!」,全場哄堂大笑,在這個百無禁忌的空間,無論是藝術設計,或是演員的演出,都可以看出他們「玩」的淋漓盡致!

  這麼熱鬧好玩,不能接受的卻是伯爵。藝術家飛不久就被活捉回來,最終盡是相互地折磨,當然也就得非常俗得稱這就是人生百態,有時還不是到頭來一場空。大概我不喜愛悲劇的細胞又在作祟,總想問愛情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喜歡「壯烈犧牲」!香蘭的瘋癲時光

「我們一輩子就好像一齣戲,這齣戲是我們自己編的,戲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是我們自己在決定。」

   香蘭的故事究竟要說甚麼?五號找到她又會給予自己甚麼心的體悟。五號初來找顧香蘭,顧問她找她做甚麼?他卻說我也不知道。說實在可能是到最後,五號失蹤的妻子也並沒有因此有消息,妻子的父親是法國人,以及五號去了法國遇到了江紅,而江紅又離去,甚麼都有關連,又好像甚麼都沒以關聯,跟人生一樣無奈的問號。但都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所以非常喜歡這句話。顧香蘭也許就是揭示著人生如戲,兩次她將身上衣服、鞋子全都脫去,剩下一件薄薄的內衣,一次是因為離開中國,一次則是伯爵的離開。當她離開中國,她脫下這裡的衣裳,走去一個全新的世界,我想是暗示著某種的脫胎換骨,或者與過去得自己道別迎接全新的自己。但當她第二次脫去衣物,是因為失去了伯爵,而從高高在上的伯爵夫人變得一無所有,並沒有人真正要拿走她的一切,她卻自各自地都不要了,這才發現,她脫掉,是因為知道那不在屬於自己了。

  香蘭脫去衣裳,穿過蓮花池中央,兩次的距離都非常近地看見了這個角色的悲傷。她流著淚,赤著腳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始整齣戲的氣壓降得很低,精采的演出更是讓人特別心痛,又是整齣戲最令我窒息的橋段之一。偷偷張望了一下,坐在自己周圍的觀眾也幾乎跟著淚流滿面,而我,當然還是老樣子。

脫掉了一身衣服  

最後的最後:知道心裡是滿的離開劇場,甚麼都好

「讓這一剎那的時間擴大成永恆不散的記憶,還不如滿滿的活在那一剎那之中,就好了。」

   所以就是這樣吧。極度的歡愉、徹底的悲痛之後,你想要人生留下甚麼?在接近尾聲的段落,舞台前方再度出現病床,同個前方卻是三個時空的病床。香蘭想了好久的抱負終於得逞,先是伯爵離開了人世;另一邊老香蘭說著故事,回到了中國,一直都活著,很喜歡她說「文化大革命是個很適合死去的時間」,但王德寶又走了,她還是活著,也許是發現仇恨僅是一場空,他用最、最後一個氣將她的故事說完,靜靜的離去在五號得懷裡;最後的一端則是說著故事的五號,「最後我遇到了一個醫生,吵著要我說我的故事」令人莞爾,於是他的最、最後一口氣也用完了。

  五號看著五號,而這次是五號對著醫生自他交換嗎?不知道。他猜到了醫生為何對著他大口呼吸,在一呼一吸之中,最後一個安然的離去。

  才知道這麼長一段人生,沒有一個八小時的包裝,要如何好好說盡。而它又說得太多太多,僅能好好的看完之後,知道自己得心是滿的,也許帶走了一點戲裡的悲傷,但也得到了一齣好戲給予的完美感動,因為被震和所以是愉悅的。

「有沒有誰,來過這個地方?
 有沒有誰,看過我的臉?
 我想我記得,我想我忘了......」

  他們回到一開始的圈,一人拿著一支蠟燭,繞著蓮花池的觀眾。有是少女的花癡時刻,僅有胡歌一個人唱著這歌,顫抖的一個個字唱進心裡,說著這個夢要結束了。這一生有沒有被記得誰會之道呢?

(內心的吶喊:無法置信有一天這麼近聽老胡唱歌啊!!但這清唱也真是為難他。)

  劇場開始響起不間斷的掌聲,轟烈而用盡全力的掌聲,眾演員們一個個敬禮,好近好近,這個感動離我好近。我想無論如何,他們都是被記得的人了。而這一生,總有人會記得我們的。散場時已經逼近夜間12點,踩過演員演出的舞台,而後走往捷運站的路上,我撫著自己的胸膛,繼續感受震撼,調適著我的呼吸。

  一向不擅長下結論,下了也一定不會多好,當然要繼續盜用劇中台詞:

人生如戲,故事說完了,戲演完了,觀眾可以慢慢走出劇場了......

 還有一首歌:

20130828&29 

世界上沒有一句話可以解釋震撼及感動(還有,真的是要更愛胡歌了)

arrow
arrow

    Shand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