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的希望能夠看電影看的有自信。

在敘述自我矛盾之前,明天就是頒獎典禮之前,放兩篇自己為網媒寫的文章
【專題】2016 金馬獎入圍淺談 (上) :從最佳劇情片入圍趨勢認識金馬
【專題】2016 金馬獎入圍淺談(下):本屆最佳劇情片入圍作品都是何方神聖?
 

還是淺談一下兩篇文的誕生,以及我持續的不知所措。
典禮前總是看到很多人會做相關的整理與預測,今年是在頒獎前入圍作品看到最多的一次了,儘管無法向身邊某些朋友總是可以全看,這次抽到了在新竹免錢看最佳劇情片入圍作品,並且得到投下關鍵一票的機會,我就好期盼自己有可能寫出一點討論度高的東西,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可能是想賺點稿費,也可能是逼迫自己不要停下對電影的書寫。過往我沒有太多介意寫了東西要不要被看到,但近來卻是越來越渴望,我很清楚對電影的感覺評斷,沒有所謂對錯標準,但我得小心翼翼,過於低調,總還是因為自己怕失誤,怕被認為不夠格,我盡情書寫,可卻隱藏自己。


從去年到今年似乎沒有改變,這周兩篇文章陸續登了出去,選擇投給一家給我多一點的媒體,但結果還是冷冷清清。開始希望被看到,希望有獲得認可的機會,同時在今年的整個觀影過程,我對深深打動我的作品.或看見他人讚賞有加自己卻還無感覺的作品,迫切希望能夠和某人交流分享,我發現我的書寫其實就是很直接的一種分享,我應該對於任何不同的觀點都接納,努力這麼作但總感覺和他人意見相左時有點難。

 

這也是從看那五部最佳劇情片開始的。很快地就切到我想講的第一件事

1. 最喜歡《再見瓦城》,受不了《我不是潘金蓮》

看完五部片的時候,同行的學弟和我有幾乎一樣的觀點與想法,為何喜歡為何不喜歡在我心底,這一次非常的明確,這種感覺令我踏實。然而,才隔幾小時,另一位經營個人平台十分成熟的影評朋友,和我卻有著近乎相反的想法,我瞬間退縮也無進一步對方確實的解析,那個瞬間就是一種不自信,「是我沒看懂嗎?」,對方可以暢所欲言的說某部片不OK,儘管我先說了我還頗喜歡,就像是我已經交了男朋友,但好朋友總不介意你的想還在你面前批評你男朋友一樣,我忽然很是不舒服,可當下我並無反擊能力,儘管心底有那些想法和觀點,全都因為他是一位有人氣的網路影評人,我失去了。於是乎,在後續的金馬觀影中,我一直在自己的小筆記中,要自己很清楚的寫下個人觀點,我好用力地叫自己要有想法,想清楚了,無論如何都可以和別人辯駁了吧。

 

2. 能夠辯駁的能力養成

這讓我想到了去年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我大概是世界上最沒自信的觀察員吧(?)討論決選的那一次,好幾次希望自己可以舉手發言,但都退了又退,退到最後也沒甚麼好說的,大勢已定。大家的爭辯都很精彩,但我也放過了自己沒發言也沒關係,自己真的還沒到那個「擁有自己堅定觀點」的程度,說了也是自曝其短。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件心裡很受傷的事情之後,卻忽然理出了頭緒,有一天我能夠理直氣壯,站穩腳步反擊我不認同的批評,無論是面對誰,我的那一關就可以過了吧。不管是好好分享自己寫的東西,還是去告訴別人你喜歡的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

 

3. 像我這樣的人,看電影是不是會看的很累

這是我的研究所同學問我的。因為他有些畫畫的朋友,看畫的時候總有個法則,理性到失去辨別美的各種可能性。我很迅速地告訴同學我絕對不是,雖然我也認識某些電影看的斤斤計較的人,而我也開始不屑那樣的人,也有點矛盾的是,那樣的人好像都是因為寫了甚麼與我觀點相左的內容,而我認為其只是說的是似而非。但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我會極羨慕這些人的莫名自信,也懊惱這樣的東西我會想要嗎?我越來越肯定自己的極為感性,我對大師作品沒有感覺的時候會緊張自己是否太嫩,但特別是在最近我練習要釋懷,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每樣的東西。至於真的都不累嗎,有時還是有點啊,喜歡不喜歡都想要找認同,依照我的性格當然是低調地找認同,可是我也忽然懷疑要去「找認同」這個行動的危險性,其實我們是不是在強暴別人的觀點?就像這一次,最傷我的是被別人問「你不覺得嗎?」,在某種情境下,我們很清楚,這不是一種開放式問題,而是一種要你認同的反問句。我的累,是一種對自己的束縛,看電影的時候一點都不累,累都是看完之後的事。

 

4. 有興趣的與沒有興趣的

華語和亞洲電影還是比較能吸引我的,選擇歐美電影大多都是一種逼自己要有開闊的視野,不能故步自封的選擇。但今年因為花蓮台北兩邊跑,我放下了過去的逼,看準想看的華語片就看,以至於歐美片看的少之又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此,覺得自己今年看得舒服很多,飛出亞洲之外,南非、阿富汗作品都在我心中留下很好的分數。我也放寬了心,竟然就是愛華語片勝過一切,那就好好鑽研它才好。


5. 陷入《再見瓦城》之後

今年很迅速地就能梳理出一個最喜歡前三名的結果,第一是前面提到的《再見瓦城》,看了片之後我好幾天都還在那個電影裡,前幾次有這樣的情緒是被我放在最愛電影中那三部,趙德胤這次要擠進來了。要把感性轉作理性的字句,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功課,但我很確信自己一定也寫出點甚麼,這篇文和上面放在影劇圈圈的專題文章我同時進行,結果二者花了我差不多的份量時間。確實因為今年要在兩地跑的因素,所有的書寫都發生在花蓮,我感受的到自己在兩個世界跳躍,因為如此我覺得自己擁有了一種安定切換能力,切到觀影模式或者書寫思考模式,在花蓮的時候不用想台北,不被中間要去看其他電影給打斷,專一的思緒得以留在我享受陷入的電影中,儘管身體疲於奔命於兩地,但事後再看我這樣三周的連續來回,竟也算是享受。扯遠了,我很慶幸,雖然我在這之間總懷疑自己老遠跑到這念書(又放不下台北的一切)的意義,但要不是花蓮就無法使我安定的書寫。在此沒多說《再見瓦城》如何令我著迷,就是為了等那篇文章刊登之後,一併加入在此,我希望這一次我可能會跟更多人分享。

 

6. 喜歡的二三,《七月與安生》《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七月與安生是在看到不同正反兩極的喜好又更加確定自己就是喜歡它。我也更篤定,對一部電影的喜好,個人的不可思議。那是我最想處理好的青春少女情誼,都給它處理好了。起初,看到別人對此片的詮釋不如我所想時,第一反應確實是不理性的小生氣,再次回溯到前面對電影觀點的交錯對話,我很喜歡朋友的那種否定了但開放對話,因為如此便能收掉一開始的那種「他不對我才對」的想法,更因為如此,我才好好靜下來想,那我為什麼要那麼喜歡。第三產的很難,但很明確的都是經典重映中在選擇,我心中的遺珠四五六《青梅竹馬》《本命年》,《終極追擊令》也來競爭,本來還想並列在第三,但這樣就太貪心了點。結果還是先放了《何處》,是憶起那個焦黃感的膠捲放映,一種珍貴的珍惜的觀影經驗,而電影在此處歷久不衰,底片獨有的層次在過去我確實並沒有太敏銳的完全感受到,但在幾乎都看數位放映的今日,忽然在看到35mm底片,終於深刻明白它的永恆之美。當然在劇本與導演的場面調度絕對還是此片在我心中的高分之所在,但我對於兒童的精準掌握,還是忍不住私心給了更多。

 

7. 帶著媽媽看電影

以後還要來看的約定,好安定。
我精心選擇了一部35mm放映規格的經典以及一部比較親民的商業華語電影。先看了《櫻桃的滋味》後看《七月與安生》。我們清醒的看完了,前往獅子林大樓時母親說她年輕時候來這裡看過電影,我說每次走進獅子林我都有種外面的世界一直在前進,唯獨這棟樓彷彿繼續停留在三十年前,她說還是變了。散場之後,她又說:「以後有這種活動要多帶我來」。原本以為是一種女兒帶出門來怎麼樣都要捧場,但後來我們聊著電影情節,她如何看待主角的選擇,她從裡面看見了甚麼,體悟了甚麼。我聽見她的喜悅,媽媽也許是在我這個年紀時,沒像我找到了電影這個依託,這是最近我覺得我們最像的時刻,我的細胞裡流著她給我的血液的清晰感。我更加開心,自己終於踏出了這一步,我好希望,她終於看見我每次口裡說的「我要去影展打工」、「我要去影展看電影」。

 

8. 爸爸帶我看電影

時間應該往前推,去新竹看五部劇情片都有勞爸爸。路途中,我很刻意的嘗試起,和爸爸聊聊在我世界裡的影展與電影,甚至單純的講一個金馬獎的意義。爸爸在一開始聽我說一天要看三部片時,先是懷疑這怎麼可能坐得下去,他過去確實完全不知道,我最猛烈的時候一天趕了五場電影,但我不好意思說出口。我有點失落,其實我說的很多爸爸並沒有很懂,他最清楚的大概仍舊是我就是很喜歡看電影,不過那些他實在不感興趣,爸爸其實很愛跟別人說我去金馬工作,那時候只是去工讀或者幫忙頒獎典禮,他最喜歡的事看到相關新聞時,會跟其他人說我都會去典禮工作。就光這個原因,我會很渴求自己要做一件爸爸知道怎麼跟別人說,也讓他很驕傲開心的事。如果我有光,爸爸就會有.

 

9. 本命年,自己看典禮

前面連續三年用了各種身分進到典禮現場,今年當然只能看實況轉播了。偷渡一下沒能擠到我的前三的《本命年》,以二十四歲入題,焦躁不安然後結束,正值24的自己就像被投在裏頭給放大了。可我還想說的是我最看好的最佳女主角,周冬雨,竟與我同年,二十四。
我的願望總還是都不會變,希望有天在參與典禮是帶著某個跟自己有關的入圍作品。儘管還很不清楚自己是甚麼。

 

10. 用自己的感覺看電影

 

一種期許,一種發現,一種要對自己有信心。用自己的感覺看電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馬
    全站熱搜

    Shand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