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此讀寫計畫_起源 

讀寫,閱讀書籍後寫作。

今日起將啟動此計畫。會把每一本在東華攻讀碩士學位學習階段所閱讀的書籍都做下紀錄。

這裡可能將有很學術理論型的書籍出現,當然也會有,甚至繪本漫畫,都是我會列入讀寫計畫的範圍(其實我想將它取個更有意思的名字)。

可能是受到書本啟發簡短的讀後感,可能是隨意摘錄金句的閱讀筆記,亦可能是偏向書摘(覺得此書值得推薦)的重點整理。

為了不讓自己忘記思考,不為讀書而讀書故不會刻意設定自己讀書量與質的目標。不逼自己看完一定要馬上寫。

 

在中秋節之後我回到東華終於擁有了學生證,我等候這天很久原因便是好想去圖書館借書借dvd。加以在這段時間,開學之際教授陸續推薦關於課程的書籍,還有可以協助我確認研究方向的書本,當然還有一部分是過往生活中陸續看到各方友人的書籍推薦。上周首次逛東華我就瘋狂的借了七本書,依照我過往的閱讀能耐與速度,有點質疑自己大概一次借太多了,但又不自覺地給自己洗腦,我得給自己充分的理由去在某短時間至少讀完哪些書。

由於這些書(也包刮相對無聊的研究性書籍)都是基於個人所好想要看,我很意外地發覺自己很情願的這邊看一點那邊看一些。而儘管在圖書館掃了貨,最先看完的書卻是後來才和教授借來的。這個計畫也就起於看這第一本書的過程中。

看到快要結束的階段,對某個章節即有感觸興起了希望可以找人分享的心境,也希望我能記錄下這本書提到的這件事,該用甚麼方式呢?我想著。如果這是一種一時興起,我可以在臉書做個隨筆分享,獲得一些讚,或默默讓某些社群圈友人也找此書來看;或者我可以發揮更大價值,完整組織我的書評寫好後投稿;但左思右想前者草率了點後者又嚴謹了點,有沒有更讓我自己舒適的紀錄方式呢?我一直期待自己可以用文字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未來,之於自己的也之於整個社會的,我嚮往自己也能有一些讀者,從我這裡獲得一點甚麼,也期盼找到一種最適合我的方式,與這個社會串聯出一個可以雙向溝通的平台。便決定將這件事變成一個給自己的功課與計畫。我也許仍不會刻意去分享自己寫了這些,也不知道畢業時將會有多少本紀錄,但不停下來的累積,無法預知的結果,正是我想要挑戰的。

 

 

再做一點小總結,我的讀寫不為了甚麼,僅是期待擁有一點改變的力量。

 

001 #社區設計  2016.9.23-26

「社區設計」的圖片搜尋結果

本來是為了可以交出作業才看的。此書為我這學期修的課程「藝術陪伴與終生學習」教授的推薦讀物,由於在圖書館借不著,我便趁著有機會到教授研究室時主動借了此書。借書時她和我說:「這本書慢慢看會覺得她是很有趣的。」我本還不明此意,我竟然都願意主動借來看不是代表我並不排斥它嗎?為何教授好像比我還擔心我會認為這樣的書(不是文學類小說散文,就是案例分享,也有點像是工具書)很沒意思。

《社區設計》的作左是一名來自日本的「社區設計師」(出身為景館設計師,其實現在也還是景館設計師)山崎亮。透過其從過往為他人工作到出來自組工作室的過程中所執行與參與的專案,集結而成的非常實務性的「案例分享」專書,原先翻開目錄我確實有衝動想要看標題選擇我有興趣的案例閱讀就好,但那個慢慢看會發現它的有趣,勾住了我的一絲好奇,趁著那個白天也閒著,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驚奇中,這不應該只是被看作是原先想的「工具書」(教你怎麼做)如此簡單。那所謂的越看越有趣,便是被刺激出想法,看見感動,原來做好一件正確的企劃/設計,可以這麼好玩,原來有些好事在這個世界中有人一直努力的做著。

再到推回一點我起初要藉這本書的目的。由於這門課教授看到了關於「參與式預算」此概念(這也是社區設計中有提到的做法),希望這門課獲得教育卓越中心的補助金可以讓學生們都「參與」預算的使用,教授的用意是要提醒我們不能忘了思考「公部門都將人民納稅的錢花去哪裡了呢?」,而在台灣的我們參與過真正的「公聽會」嗎?民主參與這件事變讓教授覺得可以透過課程與這筆資金,讓我們實地感受一遍。那麼竟然是參與式預算,也就是在坐的我們每位學生,都有權力也是義務提出「我想如何花這筆錢」,我們的第一項作業隨之而生,一份企畫書。

這件事令我很興奮,因為想一想你的企劃入選率在我們這小小的碩士生課堂中是何其的高,拿來做自己想做的社區關懷活動又非常有意義,但也很困擾煩惱。企劃之於我並不難,但我對於花蓮這塊土地,老師預計帶我們去田野的豐田、壽豐鄉等地,長者與孩童面臨的問題,有的或者不足的資源等等,我一概都還很不熟悉,我會不會想到的都是不切實際的東西?我忽然意識到,也許這是很多上位者為何明明有經費卻不能夠花得最漂亮的原因,就像現在的我有理想卻沒方向。

這本書對於要找到一個交出作業方向的我,充滿著希望。教授雖然也在課堂中帶我們看了台灣其實也有很多不錯的idea在被實現著,我還是期待閱讀後可以激盪出甚麼新的想法,學習到適當的模式,讓我的作業跨出一大步(真的是非常有目的性的一次閱讀)。

 

「這個社會還有變得更好的可能。」之所以吸住我的目光

進入目錄的前面幾頁,除了序文之外編輯者摘錄了幾句精彩的,像是會打中讀者的文案,也是讓我放棄只看標題決定閱讀哪一篇的原因。

作者在給台灣讀者的序文中提及,他聽說台灣有所謂的「社區企劃師」,聽聞此事他很興奮也感到立意良好,卻可愛的運用了「做法不夠帥氣」,點出他也知道有可以我們並沒有好好發揮其功效。所謂的不帥氣可以對照到他在幾乎是書本最後的章節,才更直接地告訴讀者甚麼是設計。他說道:「設計是掌握問題的核心並將它漂亮的解決。」如何掌握問題並解決,在他所執行的各個專案中,他發現也引導讀者自己去發掘,關鍵重點在何處。沒有一個專案是靠著設計團隊自行完成的!

沒有錯,「社群的力量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簡單的道理,但是如何凝聚社群,是我們可以在作者不同的分享中釐清,並了解到始終沒有所謂的唯一辦法甚或是SOP。如何讓不關心的人可以開始關心,甚至是對立的兩方搭起溝通的橋樑。總體來說就是得先「研討會氾濫」。

 

怎麼樣的一種研討會氾濫

舉辦研討會就是為了溝通再溝通。在哪裡溝通?找誰溝通?設計師的角色是就是做促成溝通的橋樑,尤其當有對立者時。一項專案中的研討會不只舉辦一次,溝通之於,還有讓社區群體直接提出想法,成為參與者、企劃者,最重要的事也是執行者。一項專案的過程可能會舉辦多次的研討會,起初我還懷疑除了研討會作者好像都沒有新招?讓我真正體會到它的魅力是作者直接分享了一個專案中,循序漸進的研討會,是如何訂定出討論主題與方向,使得當地社群願意持續的參與,而不是馬上放棄。同時,作者明確的讓我們理解到社區設計師的身分,介入社區營造,但不主導,而當居民已經穩定的找到良好營造社區的方向,社群力量穩固,那就是設計師退場的時刻。我們可以想見,專案(甚至有時只是一個委辦的社區活動)會結束,但社區的凝聚將會持續。

當然,作者也舉了他手中曾同時執行的類似專案,但結果分別失敗與成功的對照組。失敗確實令人氣餒,遇過棘手的案例怎麼解決當然也是讀者期待能在作者身上吸取道的精華。

閱讀的過程中,我會偶爾冒出這麼好的想法可以付諸實現,如何擁有資金(資源),而設計師如何能從中得到收入,是否是日本人比起我們早就意識到正確的社區營造的重要性呢?作者了解讀者肯定也有疑慮,她不急著馬上要給予答案,而是在字裡行間,先透漏在某份工作中體悟到某事,從他現有可以發揮的空間(已經在執行的專案),漸漸找到了。書中並沒有按照專案發生的時序作為編輯的排列,而是主題性的歸納,但讀者其實很快就能組織起山崎亮的經歷,以及他走向並發掘社區設計之重要的過程。

從帶領大學生的景館設計營(工作坊),到從中與部分大學生們決定繼續執行某些計畫,最終發展出自己的獨立工作室,他的有趣與感動還在於,讓人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甚至是孩子。

 

你有想過,只要十歲的孩子就有能力為社區做出良好規劃嗎?

最觸動我的案例(也就是指引我決定必須要把這個讀書心得記下來的契機),是作者在一個一項棘手的案例中婉轉地「利用」了「孩子的威脅」激勵大人們動起來。在這個案例中,原先的社區由七個有人小島組成的離島,但居民因為各種原因,諸如忙於工作賺錢,世代相爭里民結仇等不願合作溝通,儘管看見社區的問題,卻沒有危機意識,無動於衷。此時作者何其聰明得先抓住了一點社區目前最大的問題--「人口流失」,少子化加上年輕人不願意留在這個社區,尤以離島上沒有高中,孩子必定會在升上高中後離開島上,一去不會想復返也就成了理所當然。於是作者決定號召五年級以上的孩子(共十三位)舉辦研討會,單純的孩子完全不會有不願和鄰島合作的想法,不僅在研討會過程中作者凝聚了孩子的向心力,也帶領這些未來的棟樑去思考自己所生存的土地的未來。透過討論島上的「魅力」與「煩惱」,以及思考「十年後」孩子所希望這座島的模樣,刺激他們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集結而成「兒童苙岡群島振興計畫書」(作者在此處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導師,將孩子的想法轉化成行政用語,確立其應被正式看待而非孩子的異想天開的地位),最後就是向島上的大人提出計畫。

「如果不幫我們執行計畫,我們就真的再也不回來這個島上了!」有點逗趣的威脅確實起到了作用。當然,在這個比較幽默的威脅中,實際上的振興計畫書中令人動容的是孩子寫給十年後的大人的一封信,信尾,一句希望自己還願意回到群島上,才是真正令大人願意加入並思考社區未來的關鍵吧。

其實作者運用天真無邪的孩子成為社區設計的關鍵角色,這也非唯一的案例。不同的地理背景,人文樣貌,甚至經濟發展程度,面對的社會課題當然不一樣,幾乎是書本最後的章節,作者才更直接地告訴讀者甚麼是設計,他說道:「設計是掌握問題的核心並將它漂亮的解決。」如何掌握問題並解決,在他所執行的各個專案中,他發現也引導讀者自己去發掘,關鍵重點在何處。沒有一個專案是靠著設計團隊自行完成的!「社群的力量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大家一起來!大家一起來!

書末,作者想著自己在完成這本書書稿時當下,阪神正在經歷大地震。他有些煩惱,外面正在經歷著災難自己何以舒適的寫著書?但歷經思索作者本身也是從賑災的過程,發現了社區設計的力量,並且向讀者舉出過往錯誤的受災戶安頓,造成無法挽回的悲慘結局。當他看見「街道已是斷垣殘壁,人們的情感羈絆始終不滅」肯定有最好的辦法,能讓災區地重建方式除了把處理殘骸重蓋房子之外,凝聚起更美好的社區力量,這便是「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可能」!想到此處,作者便相信自己現在再完整的這本書是正確的。

這令我想起此刻的台東。前些日小英總統才至該地勘災,居民流著淚請託總統協助家園重建,心酸之餘我很期盼,有人可以帶領這些居民,不只是痴痴的等著政府幫他們把房子重蓋回來。試想,一個颱風過了下一個才又要撲來,若此刻無法立即復原是注定,那之於政府之於當地居民,甚至是同樣在這塊土地生存的所有台灣人,我們可以做甚麼?

也許是我對台灣的景館設計或建築等產業並不熟悉,我還是抱著一絲絲的危機感,這麼棒的事情,台灣有多少人在做?

 

 

 

arrow
arrow

    Shand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